当前位置: 首页 >行业聚焦 >

意义重大!深圳决定,今年起每年举办…… 通讯

来源:南方都市报 2023-04-24 01:54:16

南都讯 记者王睦广 4月23日,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光明科学城论坛·2023新闻发布会。据悉,今年起,深圳将每年举办光明科学城论坛,论坛以“光明·筑梦未来”为永久主题。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将于4月27日至28日举办,以“创想”“起航”“逐梦”为年度主题词。光明科学城论坛的举办,将提升光明科学城国内国际影响力,对于提升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创新能级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
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国内国际影响力

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创新平台,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,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责任。


【资料图】

发布会上,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介绍,光明科学城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同时,亟需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,进一步拓展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,提升光明科学城集中度、显示度和影响力。深圳决定每年举办高水平的光明科学城论坛,目的是汇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资源,让科技、教育和产业界精英人士欢聚一堂,充分交流探讨,策源创新思想,携手提升大湾区原始创新能级。

郭子平表示,本届论坛以“创想”“起航”“逐梦”为年度主题词,紧紧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建设任务,聚焦信息、生命、新材料三大学科领域和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以国际化、专业性视角设置各项活动安排,有助于最大程度、最大范围提升光明科学城的国内国际影响力。

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落户

光明科学城建设备受瞩目。据悉,目前,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光明科学城,其中2所大学校区或过渡校区正式启用,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、2所省重点实验室、11个科研平台加快推进。

布局在光明科学城的合成生物研究、脑解析与脑模拟、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。超算二期正开工建设。精准医学影像、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。“鹏城云脑Ⅲ”列入国家“十四五”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。

创新资源和创新载体加快集聚光明科学城,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机构相继入驻运营,中山大学·深圳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,深圳理工大学(筹)过渡校区正式启用、永久校区加快建设。国家智能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正加紧申报。

发布会上,光明区区长邱浩航介绍,光明区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,市委市政府赋予光明区建设“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”的使命任务。这一总目标、总定位包含着“科学”与“城市”这两个重要的命题。光明正在奋力打造科学之城、产业之城、人文艺术之城、绿色生态之城。

大咖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

光明科学城论坛·2023将邀请一众大咖参会,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,共商创新引领责任使命据悉,本届论坛设1场主论坛、9场平行论坛、3场配套活动,采取现场开会、线上参会、多端直播等方式进行。

主论坛拟定于4月27日上午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,将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、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、深圳医学科学院(筹)院长兼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、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作主题演讲,并举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、重要基金会揭牌仪式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倡议等系列活动。平行论坛拟定于4月27日下午至28日上午举行,围绕科技攻关、产业发展、合作交流三大板块,共设置9场活动。配套活动包括赛艇挑战赛、自然音乐会、慢行骑行等3场活动,为与会嘉宾提供轻松的交流环境。

推动深港澳协同创新成重要议题

值得留意的是,本届光明科学城论坛在平行论坛中设置了“深港澳协同创新论坛”, 以“创科湾区联动 深港澳同发展”为主题,将邀请来自港澳的知名专家学者、行业领军人物及政府人员参会,共商深港澳科创合作及创新发展举措,共绘粤港澳大湾区全球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高地的美好前景。

据介绍,深港两地成立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专班,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合作,两地正在联合开展基础研究、技术攻关、组建创新载体、承担重大科技项目、推动创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动等方面加强合作。目前,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、前海梦工场等重大创新载体已落户深圳,光明科学城、前海、河套等重大创新平台科技合作全面开花。深圳将全力推进深港澳“硬联通”“软联通”“心联通”等各项工作,努力推动深港澳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取得新突破、迈上新台阶。

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主任王有明表示,深港澳协同创新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一个特色,也是光明科学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光明科学城论坛将推动香港、澳门与内地城市的协同创新,提升大湾区国际影响力,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。

相关阅读
大家还在看
热词